民间借贷纠纷原告可以选择在原告住所地起诉吗?
一、宜昌民间借贷纠纷案情
宜昌市人李某长年在长阳县城经营餐饮生意,期间与当地人谢某相识,后成为朋友。2010年7月21日李某以到宜都市开饭店为由向谢某借款35000元,同时向谢某出具了借条。后李某归还了25000元,余款10000元则以种种理由拒付。2012年2月7日谢某以李某借款不还为由起诉至长阳县法院要求谢某归还欠款。
二、长阳县法院对民间借贷纠纷管辖的意见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能否在原告住所地法院受理,有二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本案是民间借贷纠纷的普通民事案件。理由是《民事诉讼法》二十三条列举了原告住所地管辖的四种情形“(一)、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二)、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三)、对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四)、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本案不符合这四种情形,应该适用“原告就被告”的原则由被告住所地湖南浏阳市或陕西咸阳市法院管辖。第二种观点认为本案是合同关系,合同履行地在原告住所地,本案的原告住所地长阳县法院有权管辖。
三、宜昌律师在线网认为民间借贷纠纷原告可以在原告所在地法院起诉
宜昌律师在线网郑磊律师认为:本案虽然是民间借贷纠纷,但究其本质仍是一个借款合同纠纷。《合同法》第210条和211条将自然人之间的借贷关系明确归入“借款合同”章节中,《民事案件案由规定》【法发(2011)41】中 “民间借贷”属于三级案由它置于二级案由第89项“借款合同纠纷”的第4小项中,可知,民间借贷系借款合同的一个分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借贷双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事后未达成补充协议,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仍不能确定的,以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根据《民事诉讼法》二十四条“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本案如果能够确定 “民间借贷”纠纷的合同履行地就可以确定案件管辖。《合同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借款合同是一个双务合同,一方面作为贷款人有义务按约定将一定数额货币贷给借款人。另一方面,借款人有义务按规定用途使用借款并在合同到期后如数归还借款并支付利息。在放贷的过程中,借款人所在地为货币接受地即合同履行地,在还贷的过程中贷款人所在地为货币接受地即合同履行地。本案系贷款人要求借款人还贷,合同履行地为贷款人即原告所在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问题的批复》在答复山东省高院的函中明确“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确定贷款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所以,在原告选择在其住所地诉讼的前提下,长阳县法院受理本案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相关阅读:万元借据变白纸 友人到期不还钱自称根本没借过
- 宜昌律师在线(15law.com)热搜词
- 贷款利息 房产抵债协议 参与分配 存单质押贷款 担保人违约 以房抵债效力 以物抵债协议 关联关系 股权质押 执行公证债权文书 利息 套路贷 宜昌律师 民间借贷证据 汇错款 借款签合同 违反以物抵债协议 借条加名字 虚假诉讼 合同变更抵押责任 借贷法律规定 规避执行 宜昌执行 互金平台 签订合同 借条 名字不对 判决书债权转让 卖房套路贷怎么破 民间借贷 夫妻债务 以房抵债 保证人强制执行 网贷中介机构管理 担保人抗辩权 信用卡民间借贷 撤诉 民间借贷利息 保证与担保物权 合并起诉 民间借贷管辖 保证 多份借款合同 借款合同 最高额抵押 追偿权 提前还贷 不还订单贷款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