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一起原本普通的宜昌离婚案,法院判决双方离婚,并进行财产分割;然而,在离婚前,丈夫经营的超市突然被转让给第三方。这个超市转让的收益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成为这对分道扬镳夫妻争论的焦点,也成为法官、检察官关注的焦点。该案经过长达三年的一审、二审、再审后,最终的结果却又出人意料。(宜昌离婚律师网http://www.15law.com/lihun/)
宜昌离婚案缘起分割财产
阿云和阿红(夫妻双方均为化名)2004年结婚,尽管经济条件尚可,但两人感情一直不好。2007年,阿红向西陵区法院提出离婚。法院审理期间,在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分割上,双方存在分歧。
阿红提出夫妻双方居住的一套房子为婚前共同财产。然而,经法院查明,该房屋虽是在婚后才办理产权证,但该房屋在婚前购买的事实不能改变,法院不支持阿红关于该房屋属夫妻共同财产的主张。对于阿红请求补偿10万元的要求,法院认为无事实和法律依据,不予支持。
2007年底,一审法院作出判决,准予双方离婚,房屋归阿云所有,电视、空调、洗衣机等财产双方进行分割;阿云转让一家小型超市所得,其中有7万多元分给阿红。
超市权属成焦点
就是这7万多元的超市转让款,让这对离婚夫妇开始了长达三年多的“纠结”。
一审后,阿云不服原一审判决,向市中院上诉:超市为其个人婚前财产。阿云称,转让费和所有商品共计18万多元,其中有7万元为他父母的投资,在其父母未表示赠与的前提下,应视为他对父母所负债务。
法院调查后认为,因阿云既没有提交其父母为超市出资7万元的证据,也未提交其父母参与超市经营出资的相关工商登记材料,居委会出具的《证明》也不能证明超市财产的性质。
因此,阿云关于超市财产为家庭共同财产,其父母出资7万元应予归还的上诉理由,不予支持。而从超市工商材料来看,阿云在与阿红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成为超市的独自经营人,2007年获超市转让款应为夫妻共同财产。
法院认定,阿云主张该超市为婚前个人财产没有事实依据,不予支持。2008年3月,市中院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认定共同财产存分歧
二审判决后,阿云向检察院提出申诉。2010年8月,省高级人民法院指令宜昌市中院对该案进行再审。
检方抗诉认为,该案财产分割的焦点是2007年超市转让款7万元,这笔款项究竟是阿云的个人财产,还是夫妻的共同财产。
检方认为,该7万元的价款包括三部分:一是超市经营权转让款;二是烟草(经营权)转让款;三是店内的其他设施及其装修设施转让款。其中,经营权转让款为阿云婚前财产,而后两项为夫妻共同财产。
因此,7万元的转让款,既包括阿云婚前个人财产即超市的经营权转让款,也包括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即烟草(经营权)证转让款和店内其他设施及装修设施转让款。
而申诉人阿云认为,超市经营权是其婚前取得,且婚后仍为他个人经营,阿红没有参与超市的经营,且超市在婚后没有进行任何投资与装修。因此,超市转让款应是其婚前个人财产,请求判决2007年超市转让款归其所有。(宜昌离婚律师网)
【文章引用】 由www.15law.com宜昌律师在线网提供,转载请保留链接,谢谢!
- 宜昌律师在线(15law.com)热搜词
- 离婚诉讼 离婚微信开庭 离婚子女抚养 诉讼请求 离婚房子归谁 抚养费 离婚财产协议对抗债权 离婚协议房产赠与 抚养费执行 离婚财产分割 返还彩礼 夫妻共同财产 探望权 彩礼返还法律规定 如何异地探望 生育权 感情破裂 彩礼 离婚证据 离婚诉讼流程 宜昌离婚案例 亲子鉴定 离婚一次性支付抚养费 离婚案例 判决离婚标准 宜昌非法同居 宜昌离婚补偿 离婚藏小孩 离婚的原因 宜昌名人离婚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 宜昌离婚财产申报
